游客 您好,欢迎访问! 注册 读者登录 馆员登录 客户端下载 您的建议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检索
| 收藏
翻到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8-23119-0

本书主要考察了我国近代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急剧转型中省级教育行政自身应变之历程,包括省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嬗变与运作、人事行政、教育财政、督导行政等各方面。在客观评价我国近代省级教育行政地位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这一时期省级教育行政运作的经验与教训,旨在为解诀当下省级教育行政问题提供借鉴。综合运用文献法、个案法、比较法、定量法等研究方法,采用行政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从整体贯通的研究视角,全方位透析民国时期省级教育行政发展史。

作者:

夏琴等著

主题词:

幼儿园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8-23122-0

本书以仓前古镇地域文化为课程资源,沿着“回想过去一感悟现在一畅想未来”的时间线索,通过环境创设和项目活动的形式进行“玩转民间游戏”“嘻耍水乡埠头”“走进仓前老街”“畅游梦想小镇”“创想未来科技”五大主题群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幼儿建设家乡美好未来的家国情怀和基础能力。

作者:

主题词:

高等学校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8-22973-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一代代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浙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批求是精神的传承者,堪称“求是大先生”。本书辑录了浙江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我心中的求是大先生”征文活动的优秀作品。所入选文章中的“求是大先生”是每位作者心中的一盏灯,指引着广大教师前进的方向,引导广大教师见贤思齐,自觉增加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心怀“国之大者”,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

主题词:

大学生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8-23157-2

本书主要是让所有关心大学生创业的人们,尤其是怀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从浙江大学毕业生初创企业的成长经历中,感受创业者的创新创业精神,分享创业者初创成功的经验与喜悦。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浙大青年学子的创业故事,故事中有艰辛,也有喜悦;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一个个平凡而真实的故事既感人,又具有代表性,除了案例故事,每个案例中还设置了创业者名片、企业素描、案例聚集、创业感言和创业点评模块,全面真实地展示了微型企业初创期的创业者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让大学生接受大学不断发展的大学创新创业文化的熏陶,让创新创业的精神在大学校园里得以广泛传播、弘扬,与正在创业(准备创业)的大学生们相互共勉,分享经验;也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帮助到那些准备创业的朋友们,借用前辈的一点经历引发共鸣。

作者:

主题词:

高等教育,高等学校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8-23294-4

本书全面探讨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捐赠与研究型大学的诞生及发展、慈善基金会资助体系的建立、慈善基金与大学科学研究的开展、基金会资助由量转质与研究型大学崛起等问题,揭示了慈善基金会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崛起历程中扮演的角色与地位。

作者:

主题词:

高等学校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8-23308-8

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研究热点,本著作选择政策推进措施有力的省份,以及转型试点遴选的示范院校,从理论分析到案例研究,收集分析了示范院校的转型措施、内涵变化等,特别是在治理模式、学科专业构成、教师队伍(双师双能)、科学研究功能的新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并以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理论对转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学理分析。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国内关于应用型本科研究的著作不多,视角也比较零散,本著作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各个层面进行了研究。二是从积极导向的角度进行研究。选择经济发达,应用型本科转型政策推进措施有力的省份和院校。三是用知识生产模式变迁理论解释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理论层面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新认知。

作者:

主题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8-23360-6

本书分为专业数字化转型、课程数字化革新、课堂数字化实践、实训数字化开发、管理服和数字化赋能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数字化重构;机电专业课程体系数字化建设等。

作者:

主题词:

孤独症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8-23376-7

本书对ASD儿童的动作发展障碍及其机制进行综述,采用横截面研究对ASD儿童动作发展现状进行评估,与正常儿童动作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其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实际发展水平。同时采用脑电仪对ASD儿童进行脑电信号(EEG)活动水平测试,分析ASD儿童动作发展与脑电信号活动水平的相关性,进一步挖掘影响ASD儿童动作发展的脑电响应机制。

作者:

主题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8-23752-9

本书结合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多模态自然交互的虚实融合开放式实验教学环境”已有的虚拟实验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探讨了平面虚拟、立体虚拟、虚实融合等实验教学中的实践机理和效应。首先,本书结合国内教学实践特殊国情,客观、全面和批判地梳理了虚拟实验教学理论的内涵、意义、研究和实践概况。其次,本书重点介绍了团队重点研究的,立体虚拟、虚实融合等实验应用于线上和线下教学,甚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本研究提出虚拟实验教学优化提升路径和政策建议。

作者:

邹贤莲主编

主题词:

多媒体教学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8-23230-2

本书是学校教师在智慧教育双线融合课教学行动研究的成果。学校构建实施“家、校、社三空间融合的行远智慧教育”,以人的智慧推动空间、数据、教学等系列智慧循环,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云端+实体”共建,研发实施“OMO课程”“主题融合课程”等,探索实践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新模式,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线上线下教学合作校。学校智慧教育模式被全国各地学校学习和效仿,课程实施及成果由《光明教育家》杂志重磅推荐登上强国平台,得到中国教育报2次报道,成为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新栏目的首推案例,重庆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光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26家媒体的40余次关注报道,被评为“2020年度未来教育创新成果奖”。

作者:

主题词:

本科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8-23471-9

本书通过从整个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系统视角,开展理论研究,形成由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上——系列可推广可借鉴的实践经验,重构模式体系,为浙江在职业教育领域勇立潮头再争先、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

主题词:

高等学校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8-18670-4

教学研究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又要求教师结合实践情况和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一直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产出教学成果,近三年来在各级各类教学活动和项目支持下已经汇总了60余篇思政课教师教学研究的文章。本书稿拟按教研中心来分篇章,在这些汇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论文中挑选部分问题新颖、内容详实、质量上乘的文章进行修改汇编。

作者:

(清)黄以周,(清)缪荃孙,(清)丁立钧

主题词:

书院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2
ISBN:978-7-308-19284-2

本书收录由历任院长黄以周、缪荃孙、丁立钧选编的三种南菁书院课艺。课艺作者多为近现代以来学术名家,如唐文治、陈庆年、张锡恭、胡玉缙、曹元忠、蒋维乔等,内容涉及经学、史学、子学和文学诸领域,学风汉宋兼采。反映了南菁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质量和学风趋向,同时也展现了南菁书院的学人早年接受学术训练的具体情况。

主题词:

高等学校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1
ISBN:978-7-308-23252-4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历来重视对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而学科竞赛更是点燃学子学术热情、展现竺院精神风貌的重要途径。为此,竺可桢学院邀请了此前在学科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机器人设计竞赛等)中有突出表现和优异成绩的学生进行经验或感悟分享,形成此书。本书记录整理在大学期间取得了丰富科研竞赛成绩的优秀竺可桢学院同学的学习科研经验,目的在于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探寻正确的科研规律,总结竞赛技巧。竺可桢学院希望通过此书,为广大学生传授竞赛经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观念,同时锻炼学生的竞赛能力,培养竺院学子“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远大抱负。

作者:

主题词:

高等教育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1
ISBN:978-7-308-23265-4

本书以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苏州、常州、无锡、泉州、绵阳、珠海、保定等十余个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各个中心城市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等;其次,从政策制定主体层面考察不同中心城市在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人才引进培养政策方面的现状、发展的相关举措等。最后,得出不同中心城市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特点,并归纳各自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