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您好,欢迎访问! 注册 读者登录 馆员登录 客户端下载 您的建议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检索
| 收藏
翻到
跨文化设计中国设计教育奠基人之一的王受之老师会给本书作序。他目前是李嘉诚创建的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的院长,也是我们澳大利亚跨文化设计中心的合作伙伴。

作者:

主题词:

艺术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ISBN:978-7-121-30164-3

本书由中国、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设计教育团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目前创意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龄化产业中的热门主题以跨文化设计项目的形式展开探索。全书共收录了两个设计项目的设计思维的全过程以及相关作品展示,还有澳大利亚优秀毕业生作品展和八位国内外设计教育专家和创意文化企业创始人的专访。

以图释义:信息图表设计汇集了全球最前沿的信息图表与可视化的实践作品,将各种信息图表表达的类型与社会上各种数据结合,充分分析了如何让数据灵活生动地表现。为您打开一扇新的设计之门。

主题词:

视觉设计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9
ISBN:978-7-121-29701-4

处在一个充满信息的时代,我们要如何利用图形语言清晰、高效地进行表达。本书对信息图表及其创作方式技巧进行详细介绍,结合丰富的案例与解析,教会读者如何利用图表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并对这个复杂的世界产生新的见解。无论读者正在面对的是何种数据——生活、科学、经济还是地理环境——这本书都将向你展示如何应用图解,图表,统计图,地图等形式来表达信息,用大量的作品来说明信息设计的多元化和功能性,为读者打开一扇新的设计之门。

时尚配色5000例本书作者是国内色彩搭配领域的权威

作者:

吕光主编

主题词:

配色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ISBN:978-7-121-11833-3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纺织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工业设计、动漫设计、景观设计、形象设计等。

欧洲设计大师之创意草图国内第一本全面而深入分析了工业设计案例的书籍。

主题词:

艺术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0
ISBN:978-7-121-32735-3

本书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铅笔、圆珠笔、PS技法表现的要点及案例。通过具体的设计提案,读者可以体会到各种技法的特点及妙处。二是设计案例详解,设计项目草图分析中将集中介绍我们近几年完成的部分设计项目。这些草图和展示图都是一些构思方案。一些图曾向客户公开过,另外一些则从来没有公开过。总之,这些草图说明了设计工作的细节,可以激发读者想象力。三是对话设计师。通过对顶级设计师的对话,读者可以设计草图提高到新的理论层次。

色彩大师本书基于国际最知名的RAL色彩系统,是RAL官方指定图书,并且由知名色彩大师Venn写作。

主题词:

配色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ISBN:978-7-121-18013-2

本书内容包含了RAL的色彩理论、色彩心理、人们对色彩认知的资料收集、1810年至2010年200年的时尚色发布等内容。

计算机美术设计基础根据教育部新大纲的要求编写。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改革创新。

作者:

陈泓吉主编

主题词:

美术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4
ISBN:978-7-121-10585-2

本书以任务引领教学内容,通过精彩、丰富的任务案例介绍了计算机美术设计概述、计算机美术设计启航(美术设计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计算机美术设计应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标志设计、网页设计)等内容。本书美术设计知识讲解全面,任务案例丰富,操作性强,既可提高读者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又可提高读者的应用操作技能。

色彩设计就这么简单畅销书版本升级。

作者:

主题词:

色彩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ISBN:978-7-121-32479-6

本书内容包括:谈一谈色彩的奥秘;学会用色彩说话;配色,从确定色彩的数量开始;做好定位是配色的关键;从三个角度学会色彩运用;存在于色彩与版式之间的秘密;在实践中提升色彩搭配思维。

宝贝计画点亮想象力北京30家直营中心/全国500家授权中心儿童美术行业线上+线下双师教学/宝贝计画APP/儿童美术在家学1000名家长撰文推荐/7000部原创绘本感受审美/绘本教学/变变变/

作者:

主题词:

美术教育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
ISBN:978-7-121-33220-3

本书结合日本的“栽培式”教育和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课题研究,原创“绘本教学系统”和“变变变课程体系”,以绘本的创作方式传达给孩子知识和乐趣。主要讲述了创意绘画对儿童的影响,结合大量图形、绘画等形式向家长传达创意思维的理念。

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全国数字媒体动漫游戏专业主干课程标准教材系列之一

作者:

主题词:

三维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ISBN:978-7-121-09247-3

本书内容包括:三维动画造型的流变;三维动画造型设计分类;三维动画造型的概念设计;造型的细化;造型设计的系列化等。

作者:

胡斌主编

主题词:

色彩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9
ISBN:978-7-121-48539-8

这是一本人人都能轻松读懂的配色入门设计教程,设计零基础的读者也能快速掌握配色知识和技巧。本书主要介绍色彩概念,主角色、配角色、背景色、融合色、强调色等基础知识;配色设计基本原理,包括同一画面中颜色搭配的数量,主色、辅助色、点缀色的判断,黑白灰配色的应用,对比色调的冲突应用,融合型配色的平稳画面应用;同时还介绍如何把版面元素和色彩一起设计的方法及从色调出发寻找配色灵感的方法。本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讲解细致入微,易学易懂,内容安排循序渐进,大量的配色方案可为设计师提供方法和灵感。

主题词:

色彩学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1
ISBN:978-7-121-46560-4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色彩的基础知识、红、黄、绿、蓝、紫、黑白、节气之色,具体包含色彩基础、配色方法、中国传统五色等内容。

作者:

主题词:

美术教育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
ISBN:978-7-121-45727-2

本书遵循师范专业美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根据师范专业未来教师认识美术、应掌握和具备的审美及应用与表现等基本技能的需要,融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践为一体。全书除绪论外,主体内容分为三篇,共八个项目。全书阐述了美术常识、基础理论和造型技法的训练,以及审美与造型、应用与表达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认识,培养学生创造艺术形象的综合实践能力。

作者:

主题词:

色彩学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2
ISBN:978-7-121-45058-7

本书涵盖了色彩构成课程的内容及教学方法,通过介绍具体的内容与案例,旨在为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作者结合自己在色彩构成课程上的教学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丰富文献,为课程大纲知识点的贯通提供了思路。本书除了基础的教学大纲要求,还添加了部分富有想象力的联想案例,有利于师生通过合理的创新思维将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学科创意实践中。

作者:

主题词:

视觉艺术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1
ISBN:978-7-121-44750-1

本书是一本视觉语言的入门图书,从最简单的点、线、面开始到复杂的视觉“演员”和“道具”的学习应用,再到后面各种场景的应用。本书可以帮助你破除不会画画的“魔咒”,希望你能用画画这门视觉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梳理自己的思路,影响周围的人,传播你的内容。“一切皆可视觉化”,希望“视觉化”能力能成为你生活、工作中的一种能力,成为你表达的一种方式。人人皆可用视觉语言表达自己,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作者:

主题词:

色彩学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1
ISBN:978-7-121-40030-8

本书是中专美术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示范性用书,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材编撰建设。本书课程体系以培养国家紧缺应用人才为目标,以就业、升学应试为导向,从企业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从学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让教师成为专家型人才,让学生成为专业过硬的技术人才,重点以实用技能实践案例分析为主线进行编撰。本书编撰的主要内容:第一章、色彩基础知识。内容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彩写生中的分类、色彩视觉感受、色彩的心理联想,本章节知识点简练实用,便于教师授课使用。第二章、水粉画写生训练。内容包括水粉画写生的工具和材料、水粉静物画写生训练、水粉风景画写生训练、水粉画写生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本章节旨在训练学生从水粉静物写生到水粉风景写生的思维方法转化,鼓励引导学生对水粉画有更全面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掌握。第三章,水彩画写生训练。内容包括水彩画写生的工具和材料、水彩静物写生训练,水彩风景写生训练,水彩画写生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本章节旨在训练学生从水彩静物到水彩风景的思维方法转化,鼓励引导学生对水彩画有更全面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掌握。第四章,色彩应用。本章节内容涉及色彩在绘画、设计、建筑、雕塑中的具体案例应用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学习意识。第五章,作品赏析。本章节精选优秀水彩水粉画作品,旨在拓展提升广大师生朋友的眼界和审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