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本书聚焦中国大学与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力争讲好中国大学与学科建设精彩故事。本书从《大学与学科》杂志总第5-10期中精选了10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制度,包括对经济学、交叉学科、生态学、智能学科等学科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特色实践等内容。
主题词:
论文写作是教育界面临的痛点题之一。这是由于:一方面,论文写作的底层逻辑是思维培养,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更侧重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缺乏系统而规范的写作课程教学,部分高校开设的写作课直接采用导师指导的实践课型导致教学过程不够科学化、体系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位作者将微信公众号“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中关于论文写作的130余篇文章结集出版,分为写作意识篇、师生互动篇、问题意识篇、文献使用篇和写作流程篇。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惠及更多的师生。
主题词:
本书聚焦中国大学与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力争讲好中国大学与学科建设精彩故事。本书从《大学与学科》杂志总第1期至第4期精选了11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制度、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价等方面,包括学科理论内涵、学科制度发展、学科目录演进、西部高校特色做法、交叉学科发展、学科评价理念与实践等内容。
主题词:
本书是《高校教师应该知道的120个教学问题》(书号16270)的修订第二版。本书将国际上先进的高校教学经验整理成120个教学问题,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法和操作技巧,从高校教师须知的教学基本常识、教学活动的准备、教学的系统化过程、如何面对不同形式的课堂以及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为读者全面详细地提供了富有操作性的教学策略和技巧。
主题词:
本书在考察高校翻转课堂概念、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对基于多种形态课前学习媒体和课上主动学习方法(如SPOC和雨课堂、同伴教学法、PBL、辩论、Presentation等)的高校翻转课堂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在目标·活动·评价的一体化思路引导下,构建了由“课程设计”“课前学习”“课堂参与”“反馈与评价”“学习成果”等五个一级指标构成的高校翻转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框架,并基于这一评价框架,对我国高校翻转课堂教学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主题词:
本书基于对全国高等理科领域专家学者的调查,百余所高校数十万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案例访谈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理科教育发展现状、国际趋势、选拔机制和生源、人才培养机制、培养质量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
主题词:
本书是一本简明的学位论文写作指导手册。书里结合作者自身撰写和指导学生撰写学位论文的经历,向读者介绍完成一篇学位论文的完整流程和注意事项。前三章简述论文准备阶段,包括了解什么是学位论文及如何进行相关准备工作。第四章至第八章分别从确定论文选题、选择研究方法、收集研究数据、分析数据及撰写论文方面进行介绍,基本涵盖学位论文的各项步骤。此外,书里还介绍了研究伦理及写作规范,并在书后附录了一篇案例范文和答辩的注意事项。
主题词:
美国道尔顿学校是海伦·帕克赫斯特于1919年创办的一所12年一贯制私立学校。长期以来,道尔顿学校是美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道尔顿学校声名卓著的奥秘在于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训练方法,遵循的基本理念是自由和合作。《道尔顿教育计划》介绍了美国著名的道尔顿学校的独特教育理念,也是对美国20世纪2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总结和概括。作者思想机敏而深刻,笔调流畅而生动,其所遵循的理念也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的重点不谋而合。本书为汉译修订版,纳入“北大开放教育文丛”,装帧和丛书统一。
主题词:
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毕业论文写作概述、毕业论文的格式、毕业论文的选题、毕业论文资料的准备和利用、毕业论文的具体撰写、毕业论文的答辩、毕业论文实例。
主题词:
本书从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答辩的实际出发,结合毕业生在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答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体指导毕业生怎样拟写开题报告,如何做毕业设计,怎样撰写毕业论文,以及毕业答辩和毕业指导的相关技巧。
主题词:
本书聚焦于中国大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各种危机,通过案例及实证调查,递进式地分析了全国多所高校的课堂教学状况,较全面地呈现大学课堂教学危机的表征,多维度地揭示了中国大学课堂教学危机的产生根源及其后果,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危机的对策措施。
主题词: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漫卷诗书喜欲狂——《读书读书》序;读书的“风景”与“爱美的”学问;即将消逝的风景;请加入这道“风景”——在北大中文系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
主题词: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高校教师须知;教学准备活动;教学基本技巧;课堂教学技巧;教学评价。